安全在我心中 生命在我手中
添加時間:2016/7/11 11:47:23 員工天地 閱讀:1798 來源:admin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企業的生命,是家庭的幸福,是平安,更是一種珍愛生命的人生態度。春天走了會再來,花兒謝了會再開。然而,生命對我們卻只有一次!安全這沉重的話題,帶給我們的思考確實太沉重了!安全上班,安全回家,會讓親人少一份牽掛,父母多一份寬慰,家庭多一份歡樂。
安全,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當你籌劃著新的一天工作生活時,是否想到了安全?
當你在學習公司有關安全的規章規程時,你是否想到,她是用血的教訓凝成的,她將指導我們不再讓災難重演。
當你對別人提醒與忠告不以為然時,你又怎能想到,一時的疏忽,一次小小的失誤都將給每個人帶來痛苦,給家庭蒙上陰影,給社會帶來負擔,給國家造成損失。
我們歌頌生命,因為生命的寶貴;我們熱愛生命,因為生命的美好。然而,生命又是脆弱的,安全事故像一張血盆大口,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我們的生命,那些用鮮血寫成的教訓,使我們感悟到生命的珍貴,安全的重要。
進入五月份以來,據知名微信公眾平臺報道過的,發生在晉城市區內的交通安全事故就有近30起,而在這30起交通事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傷人員。大家都知道發生在前不久,轟動全晉城市的鳳臺街車禍,因肇事者無證駕駛,并且撞人后也未能及時剎車,釀成了年僅25歲的受害者車禍身亡的悲慘結局。如果當時不那么快速行駛,如果當時能夠多按兩聲喇叭,如果當時撞了人后能夠立馬剎車,如果當時能及時將受害者送往醫院…可是,時光不能倒流,盡管肇事者事后多么的追悔莫及,也彌補不了當時因為小小的疏忽而造成的無法挽回甚至悔恨終生的局面。造成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多數是因為人的一時的是疏忽,或是闖紅燈、或是開車玩手機、或是酒駕、或是貪圖一時之快等等,種種的貪念和僥幸心理都埋下了很多的安全隱患,這樣的行為對人對己都是很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也許就在這短短幾秒,就可能改變你一生的命運!
安全工程專家海因里希說過,88%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
習總書記強調指出“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我們一定要牢記在心,在全社會努力營造人人講安全、事事為安全、處處要安全的良好氛圍。在工作中要運用“三鏡”理念,排查隱患時用“顯微鏡”,小隱患可能導致大事故,在抓好重大隱患排查治理的同時決不放過任何一個小事故苗頭;在事故處理、追究責任時要用“放大鏡”,對所有影響生產的事故都要進行層層追究、放大處理,以嚴格的處罰制度,有效控制各類事故發生;在制定安全規章、規定時要用“望遠鏡”,把著眼點和立足點放在事故的超前防范意識上來,主動開展工作,做到超前部署、超前防范,促進安全形勢的持久穩定。
在公司里,領導也時刻都在強調著安全的重要性。安全就是效益,企業的效益來自安全,企業的生存離不開安全。事實證明,只有抓安全,才能取得效益。安全是我們工作的態度,是尋求利益的原則,是我們每個人奮斗在此的一切。沒有安全,我們的生命就無從保障;沒有安全,我們的隊伍就無法穩定;沒有安全,我們的生產就無從著手;沒有安全,我們的企業效益從何談起。重視安全必須從自身做起,從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公司定期組織開展消防培訓活動,在班后播放安全教育宣傳片,每天檢查消防器材的使用和損壞情況,在滅火器即將到期替換之際,組織全體人員進行消防演練,人人實際操作使用滅火器。正是因為重視安全,深知安全的重要性,明白安全面前容不得半點疏忽,所以我們更加應該痛定思痛、警鐘長鳴,真正做到“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
“智者用經驗防止事故,愚者用事故總結經驗”,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安全格言,我們深知事后補救不如事前防范,有了警惕、不幸的事故就會避開,有了防范、不幸的事故才會遠離。安全是一種文明,安全是一種文化,重視安全、尊重生命,是先進文化的體現;而這種文化的形成,要靠我們每一個人的不懈努力。因此,讓我們時時刻刻關注安全,平安著、幸福著,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
上一條:學習“兩學一做”心得體會 下一條:安全培訓體會 |